閱讀與表達:你的四季是什麼顏色?

文|喜閱樹專任閱讀老師 李謙 


初春之際,我們在陰雨綿綿的天氣裡,迎接新學期來上課的孩子。或許因為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甫入教室時的面孔都乖巧地抿著小嘴,迅速從教室旁滿排的書櫃裡抽了喜歡的讀物翻讀,掩飾自己的心情,默默聽著爸媽與老師談論自己的情況。 

我在一旁望著他們時不時向父母看去的眼神,孩子們其實都很敏銳啊。 


這次要讀的故事是韓國作家薛智的繪本作品《禮物》。故事中小女孩的母親懷孕了,一家人為了迎接新生兒的到來,展開了耗時四季的旅程。在不同的季節裡,他們採摘、蒐集,最後將各式各樣的植物做成了漂亮的花床,小嬰兒幸福地躺在上頭,享受家人的愛與祝福。 


課程進行採問答闖關的方式,書中共有十二種不同的植物,不算特別好記,全班組成了一個小隊伍,每個人負責記兩三個植物名,書中會反覆地出現。本就有自信的孩子協助了同學,原先害羞的孩子有了說話表現的機會,那個最初不是很情願來上課的孩子,臉上也逐漸浮現了笑容與自信。在逐漸活絡起來的氣氛裡人人都放開了手腳,回答也越來愈踴躍。 


故事後的活動是一張學習單。我先請孩子在方框中畫出他們心中四個季節的代表色,再挑選其中一個季節,書寫選擇某個顏色作為季節代表色的原因。由於是韓國作家,繪本中所呈現的也多半是韓國相應的氣候與植被,結果不出所料,這次五個來上課的孩子,全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白色作為冬季的代表色。原因也很齊一,因為冬天會下雪,雪是白色的,所以冬天是白色的。 


我問:「你們有看過雪嗎?」 

「我有看過人造雪!」 

「那你有在臺灣的冬天看過雪嗎?」 

一個年紀較長的孩子說:「沒有耶,但有些地方的冬天會下雪」 

「那為什麼你們會選白色當作冬天的代表色呢?」 

沉默許久的女孩看了我一眼,我走到她身旁,她小小聲地說了一個字:「書」。 


於是我們討論起冬天時,臺灣會下雪的地方。孩子知道了玉山、合歡山,也想起在一般的情況下,平地的街道是不太會下雪的。每個人臉上開始有了思考的神情,生出了分享的情致。有些孩子的夏天有著綠色的幸福感,有些孩子的秋天有楓紅。人人心中都有個移覺而生的世界,有從書裡看來的,也有親身感受而產生的染色。 



你的四季是什麼顏色呢·?和孩子一同訓練創意聯想力,感受美好的四季吧! 


【 2021.03.11 】


再見了2020!──小學男生的「年度代表字」會是什麼?

文|喜閱樹專任閱讀與寫作教師 陳冠穎 


這個週末,我們剛剛結束2020年的最後一堂課。是的,這一年終於要結束了。上星期的閱讀與寫作初階班,寫作主題是「年度代表字」。──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好奇,在孩子眼中,2020是怎麼樣的一年呢? 

班上這幾個平均年齡十二歲的男孩子,稚氣尚未完全褪去,但只要用心凝視,便能看見他們雙眼深處開始微微綻亮的光芒。 


他們是那種常見的小學男生,最討厭寫作文了。有的剛進門,迫不及待脫鞋、量體溫,便從書櫃抱著滿懷的尋寶記或與科學實驗王系列漫畫走進教室;有的一入座,立刻墜入永遠上映火花與飛車的手機畫面。課程中,他們大多自在而口無遮攔,有人丟出無聊的黃色笑話,有人急著分享自己的學校見聞,而有人總是在一旁含蓄微笑;他們有時互相嗆聲,有時因為老師居然被超冷笑話逗笑而笑成一片,有時一起對著題目嚷嚷,好難喔。 


他們也是那種,有點可愛的小學男生。雖然嘴上說討厭,還是不知不覺投入其中,以自己的方式認真參與。知道教室裡沒有標準答案,他們坦率說出自己的任何想法,認真拿自己喜歡的動漫、小說人物作為例子;有人問老師「那個字怎麼寫?」時,幾個人立刻熱心回應;有人一邊寫作,一邊從包包裡拿出好像取之不盡的糖果餅乾;有人下筆之前,頻頻謹慎詢問可不可以這樣那樣寫? 


可以,當然可以,親愛的孩子。 

當然我不會這樣呼喚他們,但每次看見他們認真的表情,我都壓抑心頭激動,用最真誠的口吻讓他們知道,自己努力想出的每個念頭都是珍貴的,我們再一起試試看,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最順暢也最適合。「真誠」是面對稿紙最最重要的事,尤其我們這天寫的題目,更需要面對自己的坦率與勇氣。 

這天的課堂,我們透過引導,讓孩子回顧自己2020年發生的事情,總結出這年的年度代表字。 


看著他們為自己總結的年度代表字,以及對新一年的期望,反映出每個人不同的視野與個性,批閱的整個過程我都忍抑不住嘴角無限上揚。於我已經是好遙遠的事情了噢,從十二歲的眼睛望出去,風景會是什麼形狀呢?世界既廣大又渺小,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與願望都還非常單純,而那是多麼、多麼珍貴的單純呀。 


「蛤,我覺得今年很爛耶,但是不是應該要寫正向一點?」 

「不用呀,沒關係,寫你真實的感受就好。」 


有個安靜澄淨的男孩覺得「衰」,他輕輕寫下「衰是一種傷心,也可能淡淡的參雜一些生氣,外表平凡,但其實非常複雜」。 


另個一向直來直往的男孩覺得「爽」,生日吃兩個蛋糕、秋天吃了三週的大龍蝦、冬天終於把看了六年的《科學實驗王》全部看完,三爽連發,讀了文章我都跟著爽快起來。 


還有個平日張狂的男孩,突然有些害羞,不知怎麼解釋自己的「怕」,想了好久才誠實寫下:「武漢病毒殺了很多人,我很害怕,不知道後來會怎麼發展。」 


這些直白的文字,令我莫名感動。因為,直面自己經歷過的日子,無論那些日子如今看來是好或壞,都不害怕寫下自己真實感受,這是件多麼勇敢的一件事。我想告訴他們,不管這是怎麼樣的一年,在你們十一歲或十二歲的這一年,你可能不會記得,但我多麼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曾經如此純粹地感受過這世界。 


我這個脫離青春期許久仍然過份善感的老師啊,每次都提醒自己,在他們面前要是一個赤裸而真誠的人。所以,每次上課前自己先書寫範文時,我也任意抒發所思所感。雖然那些文字裡袒露的感性,那麼年輕的孩子或許沒有興趣,也可能難以理解。

 

但願他們記得,正如我寫下的字句,盛裝著時時刻刻真實的我。永遠啊永遠,也願他們寫下的每個字裡,都不要丟失自己。我們用文字與人溝通,我們用文字表達自我,無論是什麼模樣的自我,都能在筆下找到安放自己的形狀。 


能夠成功面對升學挑戰的「順」,把所有不好都留在今年的「樂」,終於能解開口罩的「解」……最後,對於將要到來的一年,他們都擁有各自的期待。而我也依然揮動心愛的粉紅原子筆,在每篇作品的評語裡,灌注輕盈祝福,願新的一年,都能是他們期待的模樣。 


也願,接下來的日子,我能為這些可愛親愛的男孩女孩,繼續撐開一個個週日午後的時光,陪伴他們面對「寫作」這件有點討厭、有點害怕的事,練習如何以具備結構和邏輯,也讓自己舒適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並且,能夠慢慢發現,這其實也是一件,有些自由,有些快樂的事。 

2021就要來臨,也祝福關注著喜閱樹的大家,在寒冷的一年之末,仍能感受到心中那件帶來自由與快樂的事,始終溫暖燃燒。 


【 2020.12.27 】 


電影分享:一個深愛爸爸的男孩,居然啟動了「老爸改造計畫」?

文|喜閱樹專任閱讀與寫作教師 陳冠穎 


「我好希望有一個會踢足球、滿身肌肉、有『正常工作』,更『酷』的爸爸!」 

這是九歲男孩達帝亞的心聲。他的爸爸是個「家庭主夫」,有著溫柔而閃耀的笑臉,以及溫暖又高超的廚藝。為什麼我爸不能和其他爸爸一樣?男孩感到非常無奈。 


課堂上,當孩子被問到對爸媽的期待,他們回道: 

「希望媽媽可以更溫柔。」 

「我羨慕同學想要什麼,他爸媽都會給他。」 


大家多少都能理解達帝亞想要「改造」爸爸的想法,那麼,他會用什麼方式來改造爸爸呢? 


這是2020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的參展作品《老爸改造計畫》,能透過 公視影音網 免費觀看。本週的電影閱讀課程,便以這個輕快可愛又搞笑的故事為主題,和孩子們展開討論。故事中,達帝亞為了「改造」爸爸,使出渾身解數,在家裡神不知鬼不覺地製造各種混亂,就是為了讓爸爸覺得自己一點也不擅長家務,只好出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除了透過擷取檢索與統整解釋題型,讓孩子練習以文字整理與解釋文本資訊,最後一個題目,也讓他們進一步思考,覺得這個故事想傳達什麼? 

「不要羨慕別人!」 

「和別人不一樣也很好。」 

「不要逼別人改變,因為那不一定是他想要的改變。」 


看來,趣味十足的劇情不只為孩子帶來歡笑,也讓他們生出了深刻的體會。 


有趣的是,英文片名為《Made with Love》,除呼應片中熱愛烹飪的爸爸,每一道美味料理都滿溢對烹飪及家人的愛;似乎也能連結至達帝亞出自於愛,而想要對爸爸進行的「改造」。 


但是,發自於愛的一切決定,都會是好的嗎? 

或者,什麼樣的對待,才能算是真正的愛呢? 


親情、友情與愛情,對自己心愛的人有所期待是很正常的呀!期待的背後當然是愛,是希望對方可以更好的期盼。 

但有時候,我們都必須練習「失望」,練習接受對方永遠不會100%成為自己期待的模樣,練習釐清自己心中那個「好」是不是某種視角與觀點的侷限? 

因為,請記得,我們始終深愛的,是眼前真實存在的「人」,而不是自己對他的想像與期待。 


如果坦誠地和對方表達與討論後,確認這份期待真的能讓對方有所成長與前進,我們可以保持期待,可以持續努力,但也別忘記看見對方真實面貌裡的美好風景,別忘記陪伴他走過踏實的每一步。我想,這樣的對待,或許更接近愛。 


讀到這裡,你心中是不是也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呢? 

我相信那會是一個看似簡單、實踐起來卻不一定容易的答案。 

我也相信,無論多麼困難,心中有愛的人,都願意繼續堅持下去。 



【 2020.12.13 】 


那塊不起眼的紅龜粿,可能有什麼心事?

我攤開手中的紅白塑膠袋,讓他們看看裡面盛裝的東西。教室燈光打在粉紅色的外皮上,反射微微光芒,若有似無的糯米香氣輕輕飄進每個人的鼻腔中…… 

  

「哦──!」 

「我好像看過!但忘記叫什麼了?」 

「我知道!是紅龜粿(âng-ku-kué)!」 

  

我們一起享用了柔軟又甜蜜的紅龜粿,有人覺得好吃,有人不太習慣那味道,但大家都同樣好奇,這大家都不太熟悉的食物,和今天的寫作課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這天我們要一起閱讀的,是一個關於紅龜粿的故事。  

〈紅龜心事〉故事由小男孩視角觀看爺爺(紅龜全)所面臨的不得不,視為己身志業的紅龜粿家業正無法阻止地沒落,當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想要改開一間速食店,他轉身將自己關進他花費一生大展身手的工廠中,沉默而堅定的巨大身影,看起來正在持續製作紅龜製品,但已經沒有任何訂單了呀,於是,紅龜全獨自進行的,更像是沒有人理解的無聲宣告。 

阿公到底把自己關在工廠裡做什麼? 

為什麼工廠失火以後,警方發現裡面僅有一整個大鍋子漿糊似的粉紅物質? 

作者並沒有提供明確答案,但給了一個極其哀艷的動人結尾: 

 

  有一天,我讀到一則新聞。說是日本一位七十多歲國寶級漆藝大師,由於開班授徒招不到學生,憤而將整桶漆液倒入馬桶,並且將製作漆器的工具投入火中,燒成灰燼。 

 不知為何,我腦海中忽然顯現我未曾親見,那冒著熱泡的粉紅色漿糊。那漿糊在鍋中翻滾,咕嚕嚕的像是吞吐著叨叨絮語,那是阿公鬆垮的肌膚和震顫欲碎的身子骨搖撼了空氣,傳來的陣陣無名心聲: 

  「灶裡的火不能熄,煙囪裡的煙不能斷………」 

  那聲音極微弱,如冬蟲哀鳴,如朝露悔逝,在猛火的煎熬和濃煙的牽引之下,緩緩的向上游移,沒入天際。 


讀到這裡,幾位善感的孩子眼裡跟著蒙上陰翳;一開始看到故事篇幅便嚷嚷「這也太長了吧!」的孩子,也安靜地讀到最後一個字。 

接著,我們針對這個文本,除了透過擷取訊息型的題目確認大家對於情節的理解之外,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與討論。例如,讓孩子統整故事中阿公的情緒起伏變化,重新梳理阿公的所面臨的事件,試著去體會他在面對這些事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 


故事中,有一段描寫阿公在紅龜工廠燒毀以後的行為: 

工廠燒毀,阿公無處可躲。他似乎也看破了,不再生悶氣不說話,反而天天早出晚歸,跟大舅公到廟口老榕樹下喝老人茶、聊天、下棋。 


有些人覺得,阿公是真的「看破」了,從行為可以看出來他不再自己生悶氣,心情也變好了。那麼,在最後標註阿公當時情緒是「無助」的組別,又有什麼想法呢? 


他們解釋,阿公應該不是真的看開,他只是表現出這副模樣,來隱藏自己的心情。我再進一步引導,阿公的「天天早出晚歸」,是不是也可能代表他對這個家族已經無所寄望,看似是放下,但再試著去感受,其實是非常深沉的絕望。 


情緒心電圖是我們常常帶著孩子思考與分析故事文本的實用工具,經歷小組與大班討論,聆聽不同的想法,在討論中逐漸接近故事核心。 

這堂課一開始設計的目的,本來是探討不斷跟隨時代前進的我們,可以如何面對逐漸被人們淡忘的傳統文化?並進行更實際的思考,想想看,若以「紅龜粿」為主題,可以如何掌握傳統精神,進行適當的創新與轉化?後來,決定隨班上孩子的程度進行調整,結合學習單上的閱讀提問,讓他們書寫故事閱讀以後的感受與思考。 


 從針對「規則」的理性思辨,到「傳統文化」貼近人文的思考,同屬於我們這學期的議題討論課程,也都是身為一個公民所應該關心與討論的範疇。從生活出發,在課堂上所閱讀與產生的一切,或深或淺,都希望能讓他們帶回自己的生活中,實踐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孩子的字 

六年級 林同學 

原本做著紅龜的紅龜全,因為兒子自私的想法,而失去了自信和自己的夢想。紅龜全本有一個紅龜工廠,他的兒子並不想把這個藝術傳承下去,想傳承想瘋了,於是開了一家漢堡店。在這之後,紅龜全變得很悲觀,成天關在工廠裡燒毀自己的作品,最後工廠也燒掉了,什麼也不剩。 

我覺得阿公很可憐,他的夢想、事業,僅僅因為兒子的自私而所剩無幾,這點讓我感同身受,明明是多麼的熱愛,卻只能默默放棄。在故事的最後,阿公將紅龜粿、紅圓仔都煮成粉色漿糊,工廠也被燒壞,我覺得阿公已經絕望到了極點,他已經無法繼續經營紅龜粿事業了。 

如果我是阿公,我會同意在漢堡店裡賣紅龜粿,如果只是一味堅持己見,只會引起更多不必要的紛爭。多一點禮讓,多一點體諒一定會更好,如果能理性的溝通,是更棒的方法。 

 

這位孩子細膩而深刻心得之外,也能從其他孩子的作品中,讀到許多有趣的想法:  

  • 如果我是阿爸,我寧願不要開漢堡店了,去幫阿公傳承,這樣也不會發生這麼多的事。(六年級 蔡同學) 
  • 如果我是阿公,我會選擇把工廠關掉,協助兒子開啟新的事業,讓後代子孫不會吃不飽。(六年級 張同學) 
  • 如果我是阿爸,我希望我可以把阿公的紅龜粿傳下去,就算我不做,我還是可以把這項技術傳下去(七年級 林同學) 
  • 他們倆可以一起合作,阿爸賣速食,阿公賣的紅龜粿可以當飯後點心,生意有可能會更興隆。(六年級 歐同學) 
  • 把紅龜的歷史和故事結合在一起,把紅龜加入菜單中,把店做成紅龜特色餐廳。(八年級 呂同學) 


【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