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首詩安放自己

我非常喜歡,那個字從唇齒間流洩的形狀。 

是輕輕的風帶來柔柔撫觸, 

也是柔軟又寬容的羽翼, 

好像可以承載世界上每一片美麗風景, 

翻飛舞動,在經過耳邊時候,低聲吟唱…… 

ㄕ── 

──詩。 

 

當我說,這堂課我們要寫「詩」,有人唉聲歎氣,有人沉默以對,但我知道,這不代表他們全然抗拒這件事情,只要看得深一些,目光穿透外在反應,能發現那些眼神深處微微閃爍的緊張。 

 

我微微笑,告訴他們:「我沒有辦法教你們寫詩。」 

 

在疑惑回聲中,身為老師的我繼續說,真的不打算教他們寫詩──畢竟,於我而言,新詩從來是一個抓不住的幻夢呀。我欣羨詩人排列文字,埋藏意象,盛放存在於夢境中的美麗詩句。他們好像明白另外一種魔幻的規則,指尖綻射熱流,發明新鮮語言,為世界萬物重新命名。 

 

我不會寫詩。然而,詩是一種如此自在的文體, 

透過閱讀,透過引導,我想讓他們感受到文字能擁有的各種形狀。 

 

正好,在最近如願購入的《寫出全文才有用!王淑芬的讀寫課》中,讀見淑芬老師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讀寫小練習,讓孩子閱讀一篇短文,並從中圈選關鍵詞,再拼湊組合成一首詩。 

 

我給了他們兩個圈選關鍵詞的指引: 

1. 優美/特別/有趣的詞 

2. 能傳達文本主題 

 

我選擇了故事/寫景/報導/說明不同類型的短文,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有感的文本,並對他們說,這樣的練習,就像在玩樂高積木,文字可以被組合成任何形狀,沒有標準答案。於是,課堂一開始對寫詩抱持緊張心情的孩子們,都逐漸放鬆下來。 

 

 

一個孩子選擇了我書寫公園小風景的短文,將細碎文字化作葉片般小巧可愛的風景: 

 

葉片散落,是秋天的顏色 

樹,將陽光變成細小的光亮 

寧靜時光在城市公園裡 

繁忙焦慮與我再無關係 

 

一個孩子挑中了我從《中學生報》426期節選的報導。和其他同學相比,他在進行練習時有點卡。 

 

「可以不用都用裡面的詞嗎?」 

「好呀!你可以自己調動或加入新的詞。」 

給予空間,讓他加入自己想像的畫面,於是,讓原本平鋪直敘的報導短文,成為讓人驚嘆的冒險旅程: 

 

一天早晨 

天空有個亮點 

後有一條彩帶 

他是一台火箭毅力號 

降落在火星古代湖泊 

探索湖泊 

鑽探生命 

發現生命 

 

後半段課堂,我則參考葛琦霞老師的《作文引力:葛琦霞的新腦洞大開寫作課》,帶領孩子以「有時候」為主題進行聯想,並閱讀台灣創作者阿力金吉兒的繪本《有時候》請他們口頭描述看見的畫面,感受文本中的色彩/聲音/動態……,如何構成畫面。再透過我自己寫的小小詩作,引導他們運用重複句型,完成一首主題明確,能具體呈現畫面感的詩。 


孩子的詩 

 

/蔡同學 

〈醫院〉 

有時候是生命的起點 

有時候是人生的終點 

有時候是歡樂的開始 

有時候是失去的降臨 

 

不加修飾的簡潔文字,短短四句寫出醫院的希望與哀愁,使我閱讀當下立刻升起了雞皮疙瘩。 

 

 

/呂同學 

有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 

眼睛就會自己默默閉上 

 

有時候,上體育課的時候 

就有人默默偷走薪水 

 

有時候,上音樂課要唱歌的時候 

我默默對嘴唱歌 

 

有時候,上理化課的時候 

老師講他的課文 

我默默看自己的東西 

 

我好喜歡這孩子用「默默」串起四個極為立體的畫面,真實反映了他在課堂中的種種無奈。 

 

 

/林同學 

有時候 

我不明白 

老師隨意罵人的意義 

 

有時候 

老師都說成績不重要 

考不好又罵成績太爛 

 

有時候 

老師會為了一件小事就懲罰我們 

 

有時候 

老師是為了我們好而懲罰我們 

 

當他發現,在這間教室裡,自己可以盡情以文字宣洩情緒。漸漸地,我發現他不僅能開始更誠實表達感受,並且在這首作品中,他不再流於單純發洩,只是寫出自己的觀察,反而更能讓讀者產生共感。 

 

/歐同學 

天上有台飛機 

裡面有著不同的人 

有的人心裡充滿夢想 

有的人要去實現夢想 

大家都有一個夢想 

不管是人 

是動物 

是植物 

一定都有一個夢想 

我們都要珍惜夢想 

 

下筆前,他問,那可不可以不要用重複句型?嗯,有什麼不可以?在沒有限制的課堂中,筆下流暢綻放的文句,能感受到他腦中有許多繽紛想像與畫面,化作這首輕快而充滿希望的作品,讀來令人心情開闊。 

「謝謝你寫下它。」我在回饋文字中這麼寫道。 

 

 

還記得孩子們一開始對「寫詩」的猶豫嗎? 

而最終,每個孩子產出的作品裡,我都看見了令人驚豔的微光。 

有的人文字充滿畫面,有的人寫下誠實的心,有的人擅長添加想像, 

每一個人,握著筆的時候,都能寫出只有他能寫出的東西,表達心裡的想像與感受,以一首詩將自己安放。 

 

一首詩的形狀,就是書寫者心的形狀。 

 

接下來的課程裡,我想繼續讓他們放心、勇敢、認真寫,而我也將繼續捕捉他們字裡的光亮,陪伴他們將之打磨成為用文字好好表達自我的力量。


【 2021.03.16 】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