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用——小日記到底要寫什麼?

 文|閱讀與寫作初階班 陳冠穎老師


「我讀國小的時候,每天的作業都包含一篇日記。」聽到老師這麼說,善良的孩子們露出有些同情的眼神:「太慘了吧?」


因為,在他們心中,平常面對聯絡本上的小日記等類似作業,實在算不上一件快樂的事。有人覺得,寫日記最痛苦的地方在於「不知道要寫什麼」;也有人說,反正他每次都寫得差不多,只要把當天做過的事情寫下來;還有人笑著說,哎呀,用「掰」的不就好了!


身為老師,應該對這些類型的日記都不陌生吧?老師都期待能看見每個孩子各自精采的日常生活;就算偶爾虛構,也希望是融合想像力與真實經驗的精采故事。但當我們只能看到如同一日行程表的平淡內容,心裡面很想知道,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學生對於自己的生活更「有感」?


不如,先來玩個小遊戲,讓孩子們太習慣規律日常裡規律思考的腦袋轉動起來!抽取顏色籤,由顏色聯想到情緒,再說明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此種情緒。這個活動也很適合搭配溫美玉老師的「五卡板」提供情緒詞彙的引導,透過簡單的聯想遊戲,能擴充孩子的「情緒詞彙庫」,也讓他們熟悉將情緒與事件連結思考,作為本日課程的暖身。


經歷暖身活動,開啟了內建在孩子腦中的「情緒探測機」,我邀請孩子們想一想,在一個尋常的星期五中,通常會經歷哪些事情?把這些事件任意散落在白紙上,再進一步思考,曾在經歷哪一事件時產生情緒起伏?當時產生的情緒、事件和原因分別是什麼?藉此汲取寫作素材後,再教孩子們運用六何法(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如何)來分析此事件,也補足更多細節。接下來,讓孩子們輪流進行口頭發表,讓孩子能從同儕的分享與老師的回饋中,學習如何完整進行表達,或者更生動地描述事件。


在喜閱樹的初階讀寫課程中,有一系列課程的主題為「生活應用」,就是想用最單純的方法,為孩子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寫作問題。這堂小日記課,我們從圖像式的發散思考進行素材發想,接著聚焦於情緒和單一事件,再抽出事件進行六何法分析,最後則透過口頭發表練習修正文句。最重要的是,我們讓孩子知道,令人「絞盡腦汁」的日記,其實只需要好好敘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當腦袋一片空白時,挑選當日使自己產生任何情緒起伏的事件,運用「六何」架構清楚描述與抒發。如此聚焦於情緒與事件的書寫,即使是能力較低落的孩子,也能完成傳遞基本訊息的文字段落。


課後,當我閱讀這些孩子們的作品,也不會像從前在學校批改學生日記時覺得索然無味,而能深深莞爾於他們各具特色的生活觀察與體驗。


孩子的字


 【五年級 沈立】

在星期五放學回家後,我都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這個宮廷劇的主角一直被其他貴人、貴妃和皇后陷害,我在看的時候一直哭,(幸好)她(接下來)不但被升到貴妃,還握有六宮之權。她最後變成太后,過著好日子。我覺得她很聰明,利用一些方法把害過她的貴人、貴妃、皇后打入冷宮。


【九年級 呂家聿】

  上理化課時,我的同學在上課睡覺,被理化老師看到,他叫我同學站起來上課。老師說:「每一節理化課站著上課,站到你想到上課不睡覺的方法再坐下。」我(覺得很好笑),心裡想他一定想不到上課不睡覺的方法


老師回饋

這兩位孩子平常在書寫時,容易呈現「平鋪直敘」的狀況,可能也看不太出文章中事件的特別之處,以及他們在遭遇事件時候的想法。但在經過引導,有意識地聚焦於「事件」與「情緒/想法」後,即使只是寫下一件生活中小小的事,也能讓讀者感受到正在和寫作者聊天一般的生動感。

所以,只要能寫出情緒和相關事件,文字就能產生立體感,而好好寫出這樣一件事,那就是一篇精彩的小日記囉!此技巧不只可以運用在日記書寫,不管是什麼主題的文章,許多都需要孩子從生活經驗取材,寫出與主題相關的事件和感受。因此,這樣的小練習不僅簡單,也非常實用哦!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