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創作-用拼貼來感受一首詩

閱讀與寫作初階班教師 陳冠穎老師


夾帶浪漫涼意的秋天,正是適合讀詩的季節。


談到「詩」,孩子們下意識地反應:「要背」、「看不懂」、「古人寫的」……啊,別擔心,今天我們要讀的是「現代詩」哦!這堂課以簡單的提問開始:「詩是誰寫出來的?」「詩人!」


嗯,是個很明確的回答。但在繼續討論前,我們先一起閱讀幾首敘事簡明且深具思考空間的作品:廖瞇的〈生死〉、林婉瑜〈你就是那件快樂的事〉、蔡仁偉〈叛逆〉以及陳黎的〈問答〉,並要孩子猜猜看,寫詩的人是什麼身分?他在寫詩時可能想著什麼?


孩子們都充滿想法,有孩子說:「是誰把考卷塞給老師?/是誰把考卷塞給我們?」應該出自一個考試考得很累的小孩;也有孩子說:「想一想你吧/你就是那件快樂的事」是一個中年男子的戀愛心聲。


有沒有發現,詩裡寫的心情,也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這些詩的確出自詩人之筆,原來看似遙遠的詩,不過是用精巧形式,寫出人們心中情思。

你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用什麼樣的詩句來表達呢?突然要孩子寫詩,可能會很陌生,也不知道如何開始,於是我們先請孩子從課堂中閱讀材料中,剪下有感覺的詩句,再和組員一起拼貼成另外一首詩。


 這組孩子結合浪漫的〈你就是那件快樂的事〉與思辨意味濃厚的〈問答〉,再創作成為一首流暢而具節奏感的詩。特別在最後一句,原先帶有甜蜜意味的「想一想你吧」,於此風格丕變,彷彿成一雙銳利目光,直視讀著這首詩、把老師與孩子們丟進僵化教育體制的那個「你」,提出令人無地自容的精準批判。


接下來的個人創作,我們從夏夏手刻詩集《鬧彆扭》中,選了三首意象豐富趣味的詩,讓孩子試試看自己隨意剪開字詞進行拼貼創作,孩子們因此都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拼貼小詩。


 一個孩子以〈戀愛〉為題,以可愛的插圖與跳躍的詩句,拼湊出她眼中沉浸於戀愛之中的人們。啊,這孩子的觀察真是細膩,讀到這首詩的我忍不住深深微笑。是的,戀愛中的人,擁有無盡的蜜語與擁抱,即使不關窗也是溫暖冬季;戀愛中的人,擁有比誰都大的力氣與胃口,能吞下一整頭牛的愛意滿滿。


面對這群孩子,我不用「童詩」來侷限他們,並讓他們用拼貼的方式,來感覺一首「詩」。在大家都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後,我告訴孩子:

「未來你們會發現,『詩』這種東西,有時不一定讀得懂,也不一定要讀懂。你可以讀讀看、感覺看看,沒有感覺也沒關係。至少今天過後,我們因此知道,很多時候使用文字有它的規則;也有些時候,不必遵守任何規則,我們可以單純地和文字『玩一玩』!」

看著孩子創作拼貼詩時專注的神情以及風格各異的繽紛作品,我想這群可愛的小詩人,的確度過了一個好玩的下午。最後,當我又提出相似的問題:「誰可以寫詩?」


「大家都可以寫詩,因為它是自由的。」一個孩子亮著澄澈眼神這麼回應。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