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 | 2021-04-09 12:45:00 |
文|喜閱樹負責人 梁虹瑩老師
「老師,我的孩子都不會寫作文,他都不知道要寫什麼,怎麼辦?」這是我很常遇到的問題,然後我也常常在想:「對啊!怎麼辦?」
寫作很難,教不會寫作的孩子寫作,更難。
自從上學期我們上學期的閱讀高階課轉向成【閱讀與寫作進階班】後,我開始努力鑽研、思索不只教閱讀,還要同時以作文為產出的教學方式。
說真的,才2.5個小時的課程,要讓孩子同時完成「閱讀」字量有點多的文本,與自身發生連結,再產出相關的文章,我覺得這個難度高到讓我都覺得極(想)度(罵)吃(髒)力(話)。(所以常常不小心就上到3個小時了,嗚嗚...)
最終課程的結果雖然都順暢過關,但其成果還是讓我自己不滿意。我開始和人討論,尋找有關的書目閱讀,甚至自己組了老師共學團開始準備認真親自練習寫作文。在努力之下,還是有不小的斬獲。最大的學習是:
如果我要讓孩子寫出一篇好文章,我必須為他搭建起 #思考的鷹架!!
這個部分其實跟閱讀有點雷同。我要孩子真正能讀通讀懂一篇文章,我會透過問題為他搭建起「閱讀的鷹架」,讓他可以循序漸進地深入理解。
一樣,如果我要孩子寫出一篇好文章,我就必須為他搭建「思考的鷹架」,讓他循著脈絡思考後,最後整理成一篇文章。
可問題是:時間才2.5個小時,得閱讀、得思考、得寫作,議題還常常不是很容易。(比如說有一周我們要教「改變歷史的傳染病」,透過這個題目和大家一起討論新冠狀病毒) 究竟如何帶孩子完成這複雜的歷程?
研究了半天,最近終於找到一個好模式。
首先我們會先讓孩子閱讀影片及文字文本,然後羅列出幾個問題來共同討論。等孩子腦中有基本認知後,會有思考練習題和寫作練習題兩個部分可供選擇。
想挑戰寫作練習題的可以在腦中思考那幾個思考練習題後,就直接把它整理成一篇文章,慢慢寫出來(此為高中生標準)。如果無法直接完成寫作練習題者,只要完成思考練習題即可(此為國中生標準)。
這樣的課程模式可以套用在各種閱讀寫作課程裡頭,讓孩子慢慢習慣怎麼思考、怎麼整理自己的思考,接著寫成文章。
在喜閱樹的寫作課程裡頭,我仍舊強調寫作不是套用模式的事,而應該是 #將自己的思緒結構化地以文字表達的過程。然而因為目標不同(而且很難),所以訓練途徑會長得不一樣,但這絕對是對孩子一生都有幫助的重要能力。
無論閱讀,無論寫作,我們最在意的是孩子的思考。思考自我,思考他人,思考世界,思考我們如何與他人,與這世界形成和諧共存的關係,我認為是更重要的事。
如果你是家長,為孩子的閱讀與寫作問題很焦慮,不妨讓孩子來我們這邊上課看看吧!過程或許不容易,但堅持一段時間,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如果你是老師,為所謂素養導向式的教學很焦慮,也不妨來我們這裡觀課吧!喜閱樹的教室隨時開放,我們隨時歡迎教育同好們和我們一起努力!
【 2020.03.06 】
Category | | 讀寫教育 、 閱讀與寫作 |
我/你是個會寫作的人嗎? |
不只閱讀,更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