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 | 2021-04-12 10:34:00 |
文|喜閱樹閱讀老師 梁虹瑩
他是從去年暑假開始來「喜閱樹」上課的。
當時他來的第一節課,臭著一張臉,彷彿來這裡像是…要他「呷賽」那麼痛苦。後來了解他後,便能明白他當時的心情,對一個「極度討厭」閱讀的孩子,要他來上閱讀課真的跟「呷賽」沒兩樣。
他當然是被媽媽逼來的,因為媽媽一直對這個孩子的閱讀狀況很焦慮,所以發現喜閱樹的閱讀課時,就強迫他來上課。
當時喜閱樹仍呈現門可羅雀的狀態,那堂課就這樣一對一上課,因此我有時間跟他好好聊聊天。邊聊邊上了整節課後,進度不太多,但我慢慢確認了這孩子的狀況,而這孩子竟也接受了我,願意繼續來上其他課,我就這樣陪這個孩子踏上他的閱讀之旅。
上到第二節課,我就清楚地感受到這孩子應該有讀寫障礙。讀寫障礙的孩子怎麼判斷?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當一個孩子怎麼反覆練習都難以把一個字的構型記下來時,對他而言,寫字是件無比痛苦又無比困難的事時,幾乎就可以判定這孩子有讀寫障礙。
基本上讀寫障礙就是一種學習障礙,如果不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協助,這件事會影響到孩子全面的學習。就這個孩子來說,他在「寫字」上的痛苦讓他全面排斥「閱讀」這件事,如果有超過他能負荷的文本他就開始放空。可是他的能力有那麼差嗎?上了接近一年的課後,我發現他其實是個聰明的孩子,所以他進步的速度非常快。
上完第二節課,我和媽媽通了話,告訴媽媽這件事。我詢問媽媽之前有人有跟他提過這孩子可能有的學習障礙嗎?媽媽說沒有,只有說明這孩子在實際學習上的困難。我跟媽媽說:「讀寫障礙跟這孩子的聰明才智無關,歷史上最有名的讀寫障礙人士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因為他拼字上的困難,小時候一直被認定是個白癡,而現在的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天才,但他的讀寫障礙維持了一輩子。」媽媽很快地接受了這件事,而我們也決定開始對這孩子的一對一家教。
這孩子剛來時是小四升小五的年紀,但閱讀理解能力大約只有小二、小三左右,因此我從最簡單的文本和題目開始教他。他不愛寫字就減少他的寫字量,每次可以自由選擇幾題不寫,用討論的方式即可。但每一題的答案一定要畫下來 (畫重點訓練)。就這樣,一年約莫不到40節的家教課 ,每次1.5~2小時的課程,這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有了驚人的突破,能閱讀2000字以上、沒有任何注音的長文,並準確畫出問題的答案與我討論。
閱讀能力的提昇讓孩子從原本完全不閱讀到開始會讀自己有興趣的書,我問他現在有比較喜歡看書了嗎?他回答我說:「一點點。」
我現在讓他練習難度更高一些的文本,希望能讓他接上合於他的年紀的閱讀高階班。在面對難一點的文本時,他的問題出現在「背景知識不夠」因此無法理解,所以我讓他練習發問,取得我淺顯易懂的基本解說。這樣操作下來,大概每一堂課他都還是能掌握每個文本的內容和重點。重點是,對於這些難度高一些的文本,他不再沒耐心,上課狀態也比初到時沉靜許多,開始學會靜下心來思考,也對自己有信心了。
我知道我未來將會繼續協助更多有閱讀障礙或讀寫障礙的孩子跨越他們學習的難關,不過就這個孩子的例子來看,真是個美好而充滿希望的起點。
【 2017.07.07 】
Category | | 讀寫教育 、 其他 |
閱讀的關鍵 |
教育根本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