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 2021-04-09 12:58:00 |
文│喜閱樹閱讀老師 梁虹瑩
面對已完全走出課本、毫無範圍的國文科,到底該如何準備?這是許多家長、考生內心的大哉問。
現在,國文科已是公認大考科目中最難準備的一科,無論是會考、學測或指考,大致上都同樣難準備。因為現有的國文科考題非常活躍,各種類型的題目都有可能進入國文科考題中,所以如果把題目拆解開來看,很多人會以為該考題是其他科目,而非國文科。我們也由此可推測,幾乎完全無範圍的國文科是最難準備的一科,也常是具關鍵影響力的一科。
其實,這樣的考題方向在基測時已大致如此。過去基測的國文科考題在48題之中早已有30題上下是課外閱讀測驗題型,佔一半以上。現在更拉高到約四分之三高的比例。因此我們近乎可說,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決定了他的國文科會考成績如何。
那目前大多數的孩子是如何準備會考國文科呢?
一個有經驗的老師會在這一年盡量加強他的閱讀測驗答題能力,最好的方式還是多做閱讀測驗題。接著可帶一本主題式複習的講義增強他的基本語文部分。最後,在考前多做模擬考題和大考題目,熟悉會考題型。
然而這樣就夠了嗎?
根據我過去多年陪伴孩子應考的經驗,這樣會有一定程度的效用,然而卻也不夠。原因是:孩子在面對範圍很廣的閱讀題型時,終究容易在同一個點上出錯,以致在二選一的時候選錯,或者被選項誘答。這是題目再怎麼多做都難以突破的一個問題。如此一來,不管孩子們題目做得再怎麼多,都還是會在同一種狀況上反覆出錯,難以改進。
面對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辦呢?
在我設計及經營喜閱樹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其實重點不在讓孩子們做多少題目,重點在
這才是答對問題的關鍵技巧。
【 2018.06.04 】
Category | 讀寫教育 、國文會考 |
發佈時間 | 2021-04-09 12:55:00 |
去年一名學測滿級分,並推甄上台大醫科的高雄女中馮姓學生公開受訪。當時媒體採用「跟雄中學霸談戀愛 美少女從校排400多衝進台大醫」這樣的標題,受訪的馮女認為報導內容讓自己的努力與掙扎不但被抹煞,還造成男友及其家長的困擾。而馮女私人的感情生活,甚至成為網路社群上大肆討論的話題,更對馮女造成二度傷害。
為避免再產生下一位「媒體受害者」,再加上長期以來對「放榜神話」的厭倦,和對「以成績論人」的意識型態的抗拒,高雄中學及高雄女中的學生決定聯手抵制放榜新聞,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聯署。
「終結放榜新聞」活動不僅獲得校方的正面回饋,也得到其他明星高中校長的支持。但也有其他學校的校長認為,媒體有報導的自由,學生的個人意願也需要被尊重,如果校方也非得跟進不可,這對期待被報導的部分學生也是一種干擾。
昨天大學學測的成績公佈了,今年媒體上確實少許多了對頂標學生英雄式的宣傳。在此同時,做為家長的我們也來好好地想一想,發起活動的這群孩子們真正想抗拒的是什麼。
是部分扭曲受訪者原意的「媒體」,還是每年放榜時對「高分神話」的強化/膜拜?抑或是膚淺地以分數劃分學生階級的社會價值?
而當新聞媒體集體讚揚滿級分學生、甚至將學生的故事打造成一種成功學時,對台灣的教育與社會集體意識又有什麼影響?
我們或許無法抗拒如海浪般湧上的海量新聞資訊,但我們可以在觀看新聞的同時持續進行思考:思考新聞表象的問題,思考背後深層的原因,思考讓未來往理想更進一步的解方。
喜閱樹很高興能看到這群高中的孩子們,在深思之後對「放榜新聞」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並以具體行動向社會表達。也希望做為大人的我們,不論讚同與否,都能嘗試去了解孩子們的想法,畢竟,不先去了解彼此的想法,怎麼做更深度的溝通與討論呢?
___
面對眾多媒體,我們在閱讀之中仍有許多思考須進行。該如何觀看、該如何思考我們所接受的這些資訊,應該都是比「接收這些資訊」更重要的事。
喜閱樹即將推出的「媒體素養一日工作坊」,要帶著孩子們一起來「讀新聞、識媒體」,想一想各種文字背後透露的訊息,讓孩子不只是看新聞,還要看得懂,最後還能針對新聞資訊進行分析、明辨和篩選,讓孩子身在多元紛陳的媒體之中,選出好的材料餵養自己,明白哪些新聞材料其實應當保持距離,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媒體素養」之人!
相關新聞連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224/1385242.htm
【 2019.02.26 】
Category | 讀寫教育 、工作坊 |
發佈時間 | 2021-04-09 12:52:00 |
文|喜閱樹負責人 梁虹瑩老師
這個禮拜高階班課程,我們上的是王定國的短篇小說〈獨身〉。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女主角去心理諮商時,離去前請心理諮商師給她一個擁抱,諮商師不動,女主角便忍著眼淚,倉惶離去。
在討論這個結局時,我問孩子們:「如果你是這個諮商師,或者當有朋友對你提出這個請求時,你會給他一個擁抱嗎?會的請舉手。」課堂上的兩個高中生快速舉手,其它國中生們沒有舉手。接著我請他們說明有舉手和沒有舉手的原因。
沒有舉手的原因都類似,他們表示:「如果是認識的朋友就會,如果是不認識的人就不會。」接著我再問有舉手的兩位高中生,其中一個女孩說:「如果我的擁抱能安慰她的話,那我就願意。」另一個男孩則說:「因為這樣可以增加諮商的效益,讓她下次願意再來,這樣我就可以。」聽完他的話,大家都不禁笑了出來。
同樣的願意,卻是截然不同的理由和思維,非常有趣。
回家後,我把這個課堂間有趣的小故事說給家人聽,其中一個家人情不自禁地說:「哇,這樣會詢問我們想法的課程好好喔!! 我記得我過去在課堂上好像都沒這樣的訓練,所以我現在也都不太會說......。」
我聽了一時驚愕。是嗎?所以能這樣被詢問感覺很好嗎?可是這樣的連結很重要不是嗎?為何我們都習慣不做呢?
「素養」這件事在108課綱後不斷被提起,提到很多人都反感的程度。可是什麼是素養?這就是素養。
比如說,你讀了一個文本後,你真正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內涵後,再回頭來想想:如果是我,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怎麼做?這樣的連結,便是「素養」。
「素養」的本質就是「學用連結」,無論是「學以致用」或者「用以至學」,透過哪種方式都可以,但在那個學用連結的過程之中,本身就應當是有趣的。所以在素養導向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我們不但會深入閱讀文本,也會回過頭來反思我們自己的所感所得,然後把想法和感受如實地回饋呈現,便是「素養導向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了。
這個過程容易嗎?從來不容易,因為那不只是要老師有意識地建構這樣的課程,還必須要學生「願意表達」、「習慣表達」、「知道怎麼表達」,否則台上老師的探問,換得台下學生的一片無語,也是頗為尷尬。
但我們的教育現場中,並不那麼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僅專注於知識「聽背考忘」的過程中,導致學用脫節,學習變得格外無趣,一堆孩子也從課堂中逃走。而像我們這樣的課程,也可能因孩子的「不會表達」、「不習慣表達」、「不喜歡表達」而顯得格外困難。
但是回過頭來說,釐清自己的想法、感受,進而去表達、闡述,究竟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呢?
如果你覺得是,那就也請開始吧!孩子們沒有這樣的習慣,那就開始培養吧!讓一堂堂素養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課程協助孩子們前進,讓孩子懂得將所讀、所學、所見、所聞與自己的生活連結,甚至能反芻、表達及運用,孩子也就有了「素養」。
「素養」從來不為考試,也不是口號,素養在生活間,等著我們去開發和實踐。
【 2020.11.11 】
Category | 讀寫教育 、閱讀與寫作進階 |
發佈時間 | 2021-04-09 12:48:00 |
文/喜閱樹負責人 梁虹瑩老師
怎樣算得上是一篇好文章?
開始上寫作課後,我和冠穎老師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也有自己覺得非常佩服的寫作教室,即使是小小年紀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其深刻細膩程度已經不比一個專業作家差,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往自己內在深層剖析,文章在具象描寫和抽象描寫之間串聯書寫,我們常在思考:究竟怎麼把學生訓練到這個程度?不過我們也好奇,真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寫到這樣才算「好」嗎?
然後我會問冠穎老師:「你看……如果是我們昇哥,他有辦法寫出那麼感性細膩的文章嗎?」
聽到這個問題,冠穎老師直接搖搖頭說:「我覺得沒辦法……。」
昇哥是喜閱樹的元老級學生,喜閱樹成立多久,昇哥就上了多久的課。昇哥閱讀速度極快,寫作速度也是,寫作文時總是刷刷刷,行雲流水地寫完。不過昇哥就像某些遇到感性文章就眼神死的理組高材生,稍感性的地方就一竅不通,彷彿他人的情感情緒和他都沒有關聯。
昇哥寫起理性的文章簡直一把罩,許多獨特的觀點都讓人拍案叫絕;但只要是較為感性的命題,昇哥就會懷著滿腹痛苦,彷彿他面對的是全世界最難纏的敵人,而他還沒有武器可以對決。接著他會把所有感性的文章全寫得非常理性,彷彿各種題目都可以被他寫成論說文。有時看著昇哥的文章,我會真心覺得……是否對於某些人來說,那種感性的細胞根本就天生不存在?
面對這種孩子,我怎麼讓他寫出「細膩」、「深刻」、「情感豐沛」的「好文章」呢?
但昇哥還是很有魅力,他聰明犀利又真誠的語言風格讓大家都喜歡他。比如說,在某次「我訊息」的課程中,我最後請同學們為自己現在的「我訊息語言」作評分,昇哥二話不說地直接幫自己打零分,引起全班哄堂大笑。這麼真誠的人,真叫人很難討厭他。
於是我想,這麼可愛的昇哥,除了理性的論說文外,到底還能寫出怎樣的好文章呢?
這一次,我讓孩子進行人物書寫。在引導之下,孩子們都寫得非常的豐富精采,而昇哥也寫出了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文章。他描述的是一位朋友,他寫道:
「當我越深入了解他時,越發現他與我想像中有多麼不同。我以為他是乖寶寶,結果他上課滑手機,甚至翹體育課;我以為他吃的東西很健康,結果他每天喝兩瓶蜜茶,外加一杯草莓奶昔;我以為他是位老實人,結果他一直嘲諷別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返校打掃那一天,打掃完我跟他還有另一位同學一起吃飯,吃完後我們想找一個咖啡廳好好聊聊天,最後我們就到了星巴克。我心想這種飲料愛好者應該知道點什麼,但他說他第一次喝星巴克,而在聊天的過程中,因為我跟另外一個同學暑假都有去健身房,看這位(同學)每天增加這麼多熱量,於是也鼓勵他去,而他卻回答說他會跟媽媽去,只是他都在健身房旁的酒吧喝奶昔。總之這位同學最大的特點是:在正確的地方做錯誤的事情。」
我看完不由得哈哈大笑,也寫得太精彩了!原來我們昇哥適合「冷面笑匠風」啊!
還有另一位男生也寫得非常有趣,他描寫班上某位體味很重的同學,代稱是大猩猩 (這是本堂課的課程練習,故有人寫蜈蚣奶奶,有人寫猴子同學) 。他寫道:
「現在是夏天,每一班都一定會開冷氣,但是在我們班開了冷氣就像是準備要進入地獄一樣。從大猩猩身上散發出來的體味,宛如在我們班丟進一顆毒氣彈,時效24小時不間斷。而且因為開冷氣,我們也不能開窗,每一位任課老師一來到我們班都想趕快下課,離開這個人間煉獄。重點是大猩猩只要一放屁就像是雪上加霜,沒有一個人能敵過這可怕的臭味,連戴著口罩那味道還是能穿過層層保護,進入你的鼻腔之中。
但是大猩猩雖然臭,還是很聰明的,而且每一天都能為我們班帶來許多歡樂,真希望他能不要有那麼重的體味,幫助我們脫離苦海。」
下課時間,冠穎老師一邊吃東西一邊看著文章說:「這篇文章真不適合在吃飯時候看……。」彷彿文章裡傳來濃烈的氣味。
這男孩在喜閱樹上了一年多的課,初來上課時,有些句子陳述實在令人難以理解,而現在,他寫出了這樣一篇精彩、通順的作品。
然後我赫然明白,讓我們打破對「好」文章的固定想像吧!不見得要感性細膩,可以是清晰明快風、聰明幽默風、冷面笑匠風、生動活潑風、無限想像風,只要把真實的想法用文字有條理地敘述出來,真實的感受用文字有想像力地釋放出來,都可以是一篇「好文章」。
不知怎地,喜閱樹充滿這些聰明知性的孩子。要細膩感性可能有一定難度,卻能理性幽默地認真對待許多事。如果是如此,那就如此吧!只要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愉快地閱讀與寫作,享受學習的樂趣,慢慢培養出自己的文字風格來,那有朝一日,他們信手拈來時,就自然會是一篇好文章!
【 2020.09.06 】
Category | 讀寫教育 、閱讀與寫作 |
全部文章 |
焦點文章 |
讀寫教育 |
教案分享 |
閱讀與表達 |
閱讀與理解 |
閱讀與寫作 |
閱讀與寫作初階 |
閱讀與寫作進階 |
閱讀與寫作出版品 |
國文會考 |
工作坊 |
影音專區 |
冬夏營隊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