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孩子閱讀能力跟不上一般同年齡的學生怎麼辦?

目前讓孩子來喜閱樹上閱讀課的家長分成兩種路線: 

1. 覺得孩子的閱讀思考能力非常重要,而孩子也喜歡來上這裡的閱讀課,所以來喜閱樹上課。 

2. 家長有意識到閱讀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且擔憂自己孩子的閱讀能力較一般同年齡的孩子差,而孩子也不排斥來喜閱樹上課,因此便送孩子過來上課。 

喜閱樹秉持著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都很重要的心情,也相信運用好的方法和適宜的教材,自然能讓孩子進入學習的軌道,因此我們特地為第二種孩子建立不同教材開班上課。 

在這一類課程中,教材難易度較低,題目設計較為直覺簡單,讓孩子可以輕易回答出學習單中的每一題,增加學習成就感。 

這樣做有效嗎?舉一位孩子的例子來說,在之前較難的學習單中,他「不願意」完成整張學習單,頂多只能請他選幾題寫。但在專為他設計的學習單中,他不需要我的催促,就把學習單「整張寫完了」。同事問我為什麼?我說:「孩子不是不願意,是學習單的難度對他而言太高了,他難以完成它。所以當我們將學習單難度降低時,他自然願意完成它的。」 

因此,為閱讀程度較低的孩子設計難度低的學習單,讓他們在簡單而有趣的教材中反覆練習閱讀與思考,甚至他們也能幫程度差不多的同儕解惑,加強自己的自信心,我們還需要擔心他們不會進步嗎? 

【 2016.09.20 】


美味的教學

我們都知道,難吃的食材+很爛的烹飪技術=難以下嚥的食物。這時候大部份人都會不太想吃。如果有人被逼著吃下去,那我們可能會給他一個理由,告訴他:這個很營養,所以你一定要吃。如果這個人夠有自主權,他可能還是會不吃"營養"這一套,不過不夠有自主權的人可能就會痛苦地把它吞下去,但你要他"喜愛"這個食物,我想是不太可能。 

用這個角度來類比"教學"這件事。如果教材是食材,烹飪技術是教學方式,那無聊的教材+你聽我說的教學方式可能等於讓人不感興趣的一堂課。可是大多數學生還是會被逼迫坐在那裡學習,因為整個社會告訴他他所學習的是"有用"的知識,所以他非學不可。面對這樣的狀況,學生對付無聊的花招就不少了,然後老師就要回過頭再去應付學生的各種花招,於是一堂課就花很多時間在想辦法諜對諜,在"管理"學生。 

所幸,現在開始有很多老師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該換個比較有趣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改變如同烹飪技術的改變,食材一樣不是很好吃,但換上厲害的烹飪技術,一樣可以把食材處理得美味,讓吃的人能夠吃得津津有味。於是透過厲害的教學設計,孩子就能將課堂上所想傳遞的充分吸收,變成自己成長的養分。這也是我在教學現場裡思考的。 

但我仍覺得不夠。不夠的原因很簡單,覺得就算洋蔥、紅蘿蔔、高麗菜很有營養,也不能每天只吃這些吧?華文閱讀的世界如此宏大,我們就只能一學期教12~15篇文章(然後這12篇文章還是被教科書業者這裡刪那裡減過的內容),然後妄想孩子們在這麼有限的教材中看見或思考更多東西?最終,我仍舊對"教科書"產生了極大的不滿足感,於是我決定出走。 

我所奢望的,大概是以美味多樣的食材,配上厲害的烹飪技術,讓孩子們能嚐到一道道出色的佳餚,愛不釋手吧?學習,難道不能是這麼美好的事嗎? 

【 2016.08.31 】


只翻一半的翻轉教學

昨晚和一位媽媽聊到她的孩子,她遇到的困難點不在帶來上課的這個孩子,而在就讀某明校高中的老大。 

老大的閱讀理解能力很好,但他就讀的高中是一間在翻轉教學的推動上已略有名氣的學校,在考題上已做了許多轉變,不但要閱讀文章,還要請學生做許多思辨型的論述與回答。這樣的立意很好,也很有前瞻性,問題是:並不是每個班級在課堂上都做足了這方面的訓練,因為在課堂上能將翻轉教學落實得好的或許只有幾班,但卻將這樣思辨型論述的考題用來考全部的學生,造成其他平時沒被訓練的學生極大的困難。這又是另一種評量上的粗糙,我把它稱之為“只翻一半的翻轉教學”。 

這裡所說的“只翻一半”,並不是說那些從事翻轉教學的老師只翻一半,而是在說:當學生沒有全面被訓練到(你可以想見,或許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較為傳統講述式教學底下,平常安靜聽課,記筆記就好,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發言機會),卻在考試時被丟了一個艱深的命題請你試論之。請問,這到底在考什麼?考這孩子是不是天才?平常沒被訓練,不用教就會?而我相信,這種學校一定會拿出自己“翻轉教學”的例證(包含考題),來說明自己“已經”在翻轉教學了。而像這種狀況,才是我說的“只翻一半”。 

再回過頭來說,“思辨”這件事除了較少數的聰明人天生就會,絕大多數還是要靠著後天有機會反覆的練習,才能擁有較好的思辨能力。而且從越小開始越好。然而我們東方“聽話就好”的教育態度對“思辨”這件事是種扼殺,而非幫助。要一個從小“乖乖聽話,選擇正確答案”的小孩,到了高中突然擁有自己的“思辨”能力了,這又是另一種不可思議的想像。“思辨”是個具有延展性的細膩過程,如果沒有足夠的引導,我們只會得到學生粗糙的答案。但我認為這不是學生的問題,這是“教育”的問題。我們平時不重視也不去訓練孩子的能力,怎能渴望孩子“突然有一天就會”了? 

令人擔憂的是,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不再是“乖乖聽話”,是一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等,而孩子的這些能力,由誰來教?該怎麼教?我們到底能怎樣為孩子奠定這些十分抽象卻極其重要的能力呢? 

附註:"翻轉教學"指的是翻轉傳統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方式,改以學生做為課堂上的主角,運用活化教學方式讓學生願意投入課堂、充分學習。而在課堂間,老師的角色由"教授知識者"變為"引導者",利用課程設計和口頭引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前進。

【 2016.05.28 】


今天要來談談"閱讀理解"能力。

先來說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經驗。在我任教的學校裡,都有用"班書輪替"的方式來推廣閱讀,所以這些"班書"我和學生們都會一起看過(如果學生沒偷懶的話)。有一次,有一個女孩把班書的內容寫在作文中,我在批閱她的作文時,心裡頭非常驚訝,我心裡想著:天啊!! 我跟她讀的是同一本書嗎?? 為何看到的故事完全不一樣???!!! 

我想這樣的經驗大家一定不陌生。同一個訊息進入我們的大腦中,我們的大腦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因此會對該訊息形成不同的理解。所以,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越好,他對訊息的解碼越精確,反之,他對於該段語言或文字就會產生許多"誤解"。由此我們可說,「閱讀理解」能力絕對有好壞優劣的差異。 

然而究竟如何定義一個人「閱讀理解」能力的程度高低呢?在這二十幾年的研究下來,這個問題逐漸被明朗化,臺灣學者們依據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是以國際觀來看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研究出閱讀理解的四個歷程:直接提取、直接推論、詮釋整合及比較評估。又依據另一個國際評比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裡頭的閱讀素養評鑑一項,研究出閱讀理解的三個歷程:擷取與檢索(相當於"直接提取"一項)、統整與解釋(相當於"直接推論"與"詮釋整合")、省思與評鑑(類同"比較評估"一項)。當這些閱讀理解的歷程被研究出來後,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優劣便較能準確地被評估。相對地,教學者也可依此歷程去訓練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喜閱樹的閱讀營隊即是以PISA的閱讀三歷程: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為依據,去設計文本的各種提問,逐步地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依此標準,去評估孩子們閱讀理解能力。因此,進入營隊的孩子們都要進行一次"前測",並依據"前測"結果,來評量孩子最初階段的閱讀理解能力。其間另有學生閱讀檔案,除了有我們的上課資料、學生學習成果外,另外也會對學生閱讀能力持續進行評估,並將資料一一放入檔案中,完整地呈現學生閱讀能力進步的歷程。 

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否能被訓練並且被準確地評估,而進步也被看見呢?這就是我們喜閱樹努力想做到的事。

【 2016.05.01 】